会员动态
校社联动②|我们一起成为社区之光!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五里桥街道一直以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简称“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校社”联动助推社会治理创新路径。近年来,通过专业实习、社区调研、项目开发等方式,基地发挥枢纽平台作用,成为“校社”联动桥梁与纽带,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走进社区、探索社区、了解社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走进学校,进入课堂,讲述社区故事、职业历程、服务案例等。
今年上半年,基地排摸了五里桥辖区内43家社区社会组织实习岗位需求情况,并形成高校学生实践岗位需求清单,再将实践岗位需求情况与高校实习负责老师进行双向沟通。上半年共对接2名上海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1名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五里桥3家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实习。
在学生实习期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实习实务督导程金博士,来基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实地参访社工站,了解社区“五社联动”机制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情况。在沟通中,程老师希望能邀请社区中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从一线社区工作者角度出发,为学生介绍社区工作的真实情境,分享职业成长经验。
5月14日,五里桥街道瑞南居民区主任、副书记郑旦婷应邀前往上海大学,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及研二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带来“点亮社区之光”——社区工作者的成长之路与经验分享。郑主任首先分享了自己曲折的社工专业之路的心路历程,讲述自己从残联到社工协会再到居民区社工的角色转变。
接着,与在场学生以“居民区社工到底是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题开展讨论,郑主任通过居民区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居民区服务过程中的工作方法,其实都映射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且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后的服务过程中多思考,很多的专业知识都可以灵活运用。
最后,为了让大家对社区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郑主任引导学生带入社区工作者角色,面对社区中的真实案例及突发事件,通过运用保密原则、非理性信念、危机处理等专业方法,进行现场情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