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会员动态

家庭支持主题活动 ——精障康复家庭支持中的日常心理照护

来源: 上海爱心汇公益服务中心         日期: 2025-04-16 20:35:46

家庭支持主题活动

        ——精障康复家庭支持中的日常心理照护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专业医疗介入,更依赖家庭成员的长期心理支持。然而,许多家庭因缺乏科学指导,常陷入“过度焦虑”或“无力应对”的困境。为此,2025年4月15日,上海爱心汇公益服务中心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余婷婷老师为五里桥街道阳光心园的孩子和家长们在黄浦区瞿溪路1111弄策划了一场“精障康复家庭支持中的日常心理照护”为主题的家庭支持活动,志愿者闵红丽老师与心理咨询师陆委老师一同前往,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知识科普、技能演练和情感联结,帮助家庭成员掌握日常心理照护方法,共造康复的温暖港湾。

       开始前,余老师先引导每个家庭起一个昵称,增加互动感。每个家庭选择一种动物作为自己家庭的代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裁剪旋转 (1).jpeg


      课程围绕心理照护的四个纬度:思考、情感情绪、满足感和身体放松展开。正常状态下人能进行快速思考,当遇到压力时,思考受限,心理需求会围绕情感和情绪中的爱和喜欢,余老师用手模拟大脑,解释大脑中管理情感情绪的边缘系统的具体位置,并引导每个家庭写下能满足情感和情绪的行动,很多服务对象写下“找家人拥抱”“养小动物”“找朋友”等。


裁剪旋转 (3).jpeg

      当情感情绪上得不到爱和喜欢的感觉时,人的心理需要会寻求奖赏和满足,比如比赛、美食等,每个服务对象写下能找到奖赏和满足的事,比如听音乐、唱沪剧、打游戏、玩手机等。当奖赏和满足也无法达成时,心理需求会转向最后一层:身体放松。余老师和志愿者闵红丽老师一起现场教了大家2种放松方式:6秒钟深呼吸法和蝴蝶拍。

    孩子和家长们普遍反馈今天学习到了很多如何改善自己情绪的好办法,对情绪也有个更深入的了解。整场活动中情绪饱满,现场气氛热烈,我们陆委老师用镜头捕捉到了不少亲子互动的温馨瞬间,增进了彼此的关心和理解,美好的亲情让人感动。精神康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没有人应该孤独前行。通过科学的心理照护,家庭可以成为患者最坚实的“情绪缓冲垫”与“希望充电站”。让我们携手学习,用爱与专业,陪伴他们一步步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