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阅读越精彩2020年上海市家庭亲子阅读调查报告
背景介绍:《上海市家庭亲子阅读调查报告》是一项由阅读越精彩发起的针对上海市0-12岁家庭亲子阅读情况的年度调查工作。此项工作从2018年开始,一年一次。2020年调查工作从3月1日-12月31日止,历时9个月。调查采用线下沟通、线上问卷反馈的形式,覆盖全市12个区,已收集有效问卷378份。其中以浦东新区、杨浦区、虹口区、黄浦区为主要收集区域来源,共占75.47%。

根据2020年度的调查显示,有97.09%的家庭表示自己知道亲子阅读,这是非常可喜的数据。考虑到接受我们调查的对象大多为较关注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调查结果会存在一定正向偏移,但相比于2014年阅读越精彩成立时仅20%,这个数据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市近年来在亲子阅读理念普及方面的进展还是较为顺利的。
在亲子阅读知晓渠道方面,占据第一位的是公众号、朋友圈等终端媒体宣传,这与当下生活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密切相关;参与线下亲子阅读活动是不可替代的体验经历,也是许多家庭直观了解亲子阅读的最佳途径,因此始终排在前列,占据第二位。朋友交流占据第三位,这生动地诠释了友情推荐的强大力量,说明“口口相传”的古老传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推广方式,所以大家在快乐体验亲子阅读的同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大胆地向身边的朋友“安利”它哦。
在知道亲子阅读的家庭(367户)中,发现有17户家庭并没有进行亲子阅读。本着“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我们也特意询问了原因。除了原因不详之外,家长没有时间和亲子效果不理想是两个主要原因(哎,小阅需要仔细品品这两个原因)。
总体来讲,上海家庭亲子阅读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大家可以通过集体数据看看自己的亲子阅读成绩处于哪个水平。
95.98%的家庭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展开阅读活动的,其中63.59%有爸爸的参与,祖辈替代父母现象并不普遍。
接下来问卷将针对亲子阅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其中27.43%为二胎家庭,因为年龄差距、亲子阅读情况不同,部分问题将以446位小朋友的实际数量呈现,共性的问题将以350为基数。小朋友年龄集中在1.5-8岁之间,中位数5.3岁。
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期望值排序:
期望值第一名: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57.18%),半数以上家长将阅读首先视为阅读本身,投票数大大超越其他四个选项,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期望值第二名-第四名:促进亲子关系(36.95%)、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38.71%)、培养更多能力(44.57%),从票数分布来看,各位家长对这三个期待项的选择相对离散,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说明三者的重要程度相差不大。
期望值第五名:获得学业进步(68.62%)。有近七成的家长不约而同地将“获得学业进步”——一个众多家长日思夜想,不惜为此鸡飞狗跳的期望值——踩在了脚底下,这让小阅有些莫名激动。不管这个结果是作为家长对当下的客观评价,还是进行自我升华的目标,小阅相信大家的亲子阅读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亲子阅读的“亲”参与度调查:
第一人选:妈妈(81.56%)>第一人选:爸爸(14.42%)>第一人选:祖辈(3.07%)>第一人选:哥哥、姐姐(0.71%)
看来,妈妈还是当仁不让的讲故事主力军,爸爸次之,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是祖辈和哥哥姐姐作为第一人选的,小阅在这里想说:“只要有,就是最好的”。
我们还欣喜地发现,尽管爸爸仍然是第二主力,但是他的参与度明显在上升,爸爸们正努力向妈妈们靠拢(掌声响起)。爸爸们参与的亲子阅读倾向于引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讨论,因而对孩子的认知和语言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鼓励更多的爸爸能够加入亲子阅读队伍中。
76.8%家庭中的亲子共读的发起者有家长、也有孩子,这说明大部分孩子已经把亲子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不是被动地服从,他们愿意发起这件事。

我们要为每次亲子阅读时长达到1小时及以上的爸爸妈妈们鼓掌,真的非常不易。另外也悄悄建议一下,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时长是不同的,根据年龄大概分为:
儿童年龄
专注力时长
2岁
7分钟
3-4岁
9-12分钟
5-6岁
15分钟
6岁-12岁
15分钟逐渐过渡到30分钟
我们可以看出亲子阅读时长平均水平就是20-30分钟之间,大概是阅读3-6本绘本的时间。所以,阅读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爸爸妈妈们也不用焦虑,我们可以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适当增加“喝口水”、“伸个懒腰”等小环节,让孩子重新收回注意力。
在绘本阅读方式中,有54.4%的家庭选择了原文朗读,32.2%的家庭选择自主发挥,原文朗读和自主发挥各有各的优缺点。相对来说,阅读越精彩更提倡原文朗读,因为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
选择文字点读的家长,多数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认字。但是图画书是经过图文整合的作品,文字点读或许会达到“认字”的部分效果,但孩子肯定无法好好欣赏绘本的美,这其中的利弊得失,还请选择此项的家长三思权衡哦。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松居直
把图画和语音、语意、文字、故事内容对应起来,是孩子们活化识字的初体验,也是他们亲近文字、亲近阅读的独特方式,我们要像保护珍惜动物一样,保护他们不断成长的认知过程。
阅读状态不稳定的家庭认为,主要是受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影响,其次是书籍的内容。

94.6%的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有和孩子进行感想交流。小阅引用《幸福的种子》里的一段话,和大家共体会:
读完一本有趣的小说,有时会忍不住找一个人倾吐一番,有时则想一个人静静地咀嚼。我认为,读书最宝贵的时刻,不是在读的时候,而是在读完以后。这时,读者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和体验,重新思考书中的人和事,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弥足珍贵的自省时刻。
从掀开图画书的扉页,听到“好久好久以前……”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已经在故事的世界中悠游。直到故事结束以后,他们仍然暂时沉浸在故事中,在幻想的世界里天马行空。这是一段宝贵的时间,孩子可以自由地层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不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最后, 公布一下本次调查的亲子阅读之困惑大名单:
第一位:不知道如何挑选书籍
第二位:不知道怎样启发孩子,进行深度交流
第三位:不知道怎样能更好地为孩子朗读,保持孩子良好的阅读状态
第四位:当外界干扰时,怎样让孩子再次进入阅读状态
第五位:怎样让孩子进入阅读状态
第六位:无法判断孩子是否理解书中内容
阅读越精彩每年度进行亲子阅读基本情况调研,目的是了解亲子阅读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此来更好地完善阅读越精彩的亲子阅读公益体系与内容,帮助更多家庭养成亲子阅读习惯,用亲子阅读在千家万户,在更多孩子心底种下幸福的种子。
关于“如何挑选书籍”,大家可以关注“阅读越精彩”微信公众,菜单“蕃蜜力”—“童书世界”,是阅读越精彩给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选书参考。